
在巨头林立的工业软件领域,中国力量正以工具加数据的创新模式开辟自主可控的发展之路。
尊敬的各位嘉宾、同仁们:
非常荣幸站在中望Zworld大会的舞台上,与大家分享利驰软件和中望在电气CAD领域的合作成果与未来展望。
01 电气化时代,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
当今世界运转离不开电力。随着电动汽车和大模型的兴起,人类对电的需求似乎无穷无尽。中国既是用电大国,也是电气制造大国。仅刚过去的7月份,中国用电量再创新高:我们一个月的用电量超过日本全年,也超过了法国加德国两个国家的全年用电量。中国强大的电气制造业,为电气设计、制造软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。要用电就要用电气装备和自动化装备,利驰正是为这些装备的设计、生产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。
02 电气CAD,成为工业软件竞争新焦点
电气CAD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不起眼的领地,现在却成为工业软件的兵家必争之地。达索、欧泰克、西门子、施耐德都通过收购兼并进入这一领域。利驰从事电气CAD已有30多年,是这个领域国内的领先者,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气CAD和电气数字化服务提供商。2016年,菲尼克斯投资利驰,成为我们战略股东,为利驰增加了国际化基因。工业巨头的加入,给电气CAD这个古老领域增添了无穷想象力。
03 平台+解决方案,中国CAD的创新发展模式
CAD领域的国际通用玩法是平台加专业解决方案。随着中国制造业发展壮大,对电气设计、线束设计和制造的需求越来越高。我们也需要打造这样的模式。我们很高兴看到中望扛起了打造通用CAD平台和工业软件生态的大旗。利驰三年前就积极融入以中望为龙头的国产CAD生态圈,去年的生态大会还获得了优秀开发者奖。基于中望平台的电气设计、线束设计软件,也越来越受客户欢迎。我们将核心产品——电气设计、母排设计、线束设计都移植到了中望平台,并取得了很多成功应用。
04 三十年耕耘,利驰的生存发展之道
利驰成立30年,我们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做了三件事:一是帮助客户甩图板:30年前我们就发布DOS版电气设计软件,帮助用户将电气制图从图板转移到电脑上。二是帮助报价员甩价格表:围绕用户电气工程报价、投标工作流,我们做了电气选型、识图、报价、智慧标书等软件,帮助用户实现报价智能化。三是基于三维设计平台做线束设计和母排设计:帮助用户告别手工下线和手工量排,实现制造流程的数字化、自动化。
05 工具+数据,利驰的独特生存之道
利驰是在巨头夹缝中求生存的企业。30年来,我们区别于巨头的最大特点是既研发工具,又开辟在线数据服务。我们做了全球最大的电气元器件数据库,还在打造全球最大的设计模板数据库。工具加数据的模式让利驰在30年中生存下来,并成功转型为SaaS模式,不断发展壮大。最近几年,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高达40%以上,公司人数超过300人。
06 强强联手,合作解决方案的成功应用案例
利驰的电气设计软件(成名作)以及近年开发的线束设计和母排设计,在中国电气装备制造业拥有众多客户。这些产品都已移植到中望平台,并有许多成功应用案例。浙江中控:盘柜制造数字化升级浙江中控是流程工业世界级龙头企业。在利驰和中望合作帮助下,浙江中控实现了盘柜制造领域的线束制造和母排制造数字化,大大提升了效率。现在与浙江中控的合作已进入第二期,我们将打通其集团设计部门和制造部门之间的数据链,进一步提升交付效率。广州智光:储能领域复杂设备的数字化突破广州智光是储能领域的大玩家。中国制造业在储能领域全球领先。储能系统有两个特点:交付周期非常短,非标且复杂(包含电池连接系统、监控系统、直流交流转换系统以及保护、监控、遥测、遥控系统)。利驰帮助智光不仅实现了电气设计数字化,还实现了电线电缆预制和装配制造数字化,大大提升了交付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07 走向国际,中国工业软件的全球布局
利驰与中望的合作也在走向国际化。中望是中国工业软件国际化的标杆,在中东、日韩、欧洲深耕多年,去年海外收入超过两亿元。在中望帮助下,利驰软件也走到了中东,我们已经在中东发展了两家授权合作伙伴。
08 三维突破,国产线束设计软件的历史性飞跃
中国三维设计软件一直是短板,而在二维软件方面,国产替代已经做得非常优秀。中望近年三维表现亮眼,利驰将线束产品也移植到了中望平台。线束设计软件应用非常广泛,在电气柜、控制柜、变频柜、产线以及汽车、飞机、轮船领域都必不可少。我们的展示包括元件布置模块、导线束绘制,都是基于中望3D平台。这不是作秀,而是已经发布的产品。线束设计完成后,能立即输出导线BOM表和自动加工工单,直接驱动下线机制作导线。同时也能生成用于线束厂生产的钉板图,指导工人现场安装。基于中望平台3D线束软件的发布是历史性突破——这是中国第一款自主产权的高品质线束设计软件,对中国工业向智能化、高端化发展具有历史意义。我们的目标是与中望、华为、比亚迪等企业打造全球最好的线束设计软件,服务制造业企业,助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
09 未来展望,中国工业软件的崛起时机
总体而言,中国工业软件产业还比较弱小。但中国的很多产业,如家用电器、通讯设备、光伏、电动汽车,前几年也很弱小,被人瞧不起,被视为跟随者甚至抄袭者。这些产业后来都发展壮大起来,源于两个根本原因:一是巨大的未被满足的内需市场,二是企业家精神。今天轮到中国工业软件上场了。我们可能也被认为是落后者甚至抄袭者,但我们同样具备两个重要条件:巨大的内需市场和企业家精神的推动。我们为中望在杜总带领下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。我们希望在中望带领下,中国软件一起服务好中国,走向世界。谢谢大家!
利驰软件创始人、董事长令永卓
2025年9月于中望Zworld全球生态大会
